2008-09-03

互相了解!?

第三手資料

老板說,他都不知道我整天在實驗室幹麻,我的計劃應該早就可以結束啦!
我想說,我也不知道他整天在辦公室幹麻,他的論文應該早就可以改完啦!

現代諸葛

某間實驗室的學長約在一年半前出國做博士後研究,到某個大頭老板的實驗室去。聽說,若是帶計劃(也就是錢)過去的話,大頭就不會說話、不會管你,像他這次回台灣一個月,在家帶小孩,大頭一聲都不會哼的。

學長與我老板交情還好,所以就辦了場小型報告,分享他在米國的工作。老實說,我實在不喜歡他的工作。用英文來講,就是太test tube了。回想起一個研究員說的,在test tube裡的機制做的十分完美,但後來進行到老鼠階段來做,就完全失敗了。當然,每個生物體都是這麼的複雜,想用單純的機制來解釋根本就不太可行。於是那些test tube的實驗,變真的是名符其實的「工作」。一種能發表論文的工作。

後來想想,這也是西方自以為的科學,在面對全能上帝所創造的自然時,以眼見為憑,越精細越小越好,越簡單越好。當眼光微細到某個程度時,也難以解釋這樣的微細是如何組成如此巨大的自己。於是那些研究癌症的,死於癌症。研究病毒的,死於病毒。這就是現代科學家的「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。」

內觀與光的波粒二象性:從物理到身心的啟發

在內觀修行中,我們學習如何純粹觀察當下的感受,不執著、不抗拒,並培養平等心。而在量子物理中,光的「波粒二象性」顯示,光既是粒子,又是波, 這種狀態會根據是否被觀察而改變 。這樣的物理現象,竟然與我們的內在經驗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! 這篇文章將透過物理學的視角來理解內觀,並探討 覺知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