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一直覺得,把自信架在會變動的東西上,一定不對。
因為會變動的事情,最後都會消失,於是自信就會不見了,
這樣的架構是非常不穩定的
像是把自信架在外貌、專業能力、擁有的東西、別人的稱讚等等
當這些東西隨著人事時地物而消失的時候,那自信也就跟著消失了
子曰:
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?
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。
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
在內觀修行中,我們學習如何純粹觀察當下的感受,不執著、不抗拒,並培養平等心。而在量子物理中,光的「波粒二象性」顯示,光既是粒子,又是波, 這種狀態會根據是否被觀察而改變 。這樣的物理現象,竟然與我們的內在經驗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! 這篇文章將透過物理學的視角來理解內觀,並探討 覺知..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