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-08-27

大小乘之爭

大小乘本自無別,後人自分別之
手段有分,但目標一致。
正反論述,庸者自擾。

<雜阿含經>
四念處與七覺支的論述

六祖慧能
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
<圓覺經>普賢菩薩提問
爾時世尊。告普賢菩薩言。善哉善哉。善男子。汝等乃能為諸菩薩。及末世眾生。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。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。汝今諦聽。當為汝說。時普賢菩薩。奉教歡喜。及諸大眾。默然而聽。
善男子。一切眾生。種種幻化。皆生如來圓覺妙心。猶如空花從空而有。幻花雖滅空性不壞。眾生幻心。還依幻滅。諸幻盡滅。覺心不動。依幻說覺。亦名為幻。若說有覺。猶未離幻。說無覺者。亦復如是。是故。幻滅名為不動。
善男子。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。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。由堅執持遠離心故。心如幻者。亦復遠離。遠離為幻。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。得無所離。即除諸幻。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。以幻修幻。亦復如是。諸幻雖盡。不入斷滅。
善男子。知幻即離。不作方便。離幻即覺亦無漸次。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。依此修行。如是乃能永離諸幻。
爾時世尊。欲重宣此義。而說偈言
普賢汝當知  
一切諸眾生  
無始幻無明  
皆從諸如來
圓覺心建立
猶如虛空花  
依空而有相  
空花若復滅  
虛空本不動
幻從諸覺生  
幻滅覺圓滿  
覺心不動故
若彼諸菩薩  
及末世眾生  
常應遠離幻  
諸幻悉皆離
如木中生火  
木盡火還滅  
覺則無漸次  
方便亦如是

內觀與光的波粒二象性:從物理到身心的啟發

在內觀修行中,我們學習如何純粹觀察當下的感受,不執著、不抗拒,並培養平等心。而在量子物理中,光的「波粒二象性」顯示,光既是粒子,又是波, 這種狀態會根據是否被觀察而改變 。這樣的物理現象,竟然與我們的內在經驗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! 這篇文章將透過物理學的視角來理解內觀,並探討 覺知...